OB访问:让你离Offer更近

テスト用

  在日本就职是一件相对漫长的事情。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大学的前辈所在的公司进行访问。拜访前辈及其所在公司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最终的求职结果。如果能在访问前辈时能留下一个好印象,最终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。那么,在实际展开采访时,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?



拜访第一志愿的公司之前,你去拜访过几家公司呢

关于前辈访问的第一点忠告是:尽量多去拜访。在日本,一旦大学生进入求职阶段,就会被以“社会人”的标准看待。所谓社会人,就是有教养,懂礼貌的绅士。而真正能在大学生阶段就接近“社会人”的大学生,少之又少。如果还是带着学生感觉直接去参加企业面试,会被对方认为不成熟。毕竟,跟同年龄段的朋友说话,与和成年人说话是截然不同的感觉。因此,即使不是正式的前辈拜访,单是跟社会人接触也是很好的面试练习。

 

    如果只是为了为练习面试,建议大家去与自己的第一志愿完全不同类型的公司做OB访问。并且一般来说去严格点儿的企业练习,能使你进步更快。只去氛围宽松的企业访问的话,你往往会被前辈夸赞,产生一种自己很行的错觉。



·尽量选择与心仪企业不同的行业

·尽量拜访严格的企业



因OB访问而悲剧学生长这样

1.被动型

        有些学生以为只要进行OB访问,即使自己不开口,热情的OB也肯定会毫无保留地将各种有利信息手把手地教给自己——这种想法很傻很天真。作为一直被过度保护的学生,总有一种“即使自己不说,别人也会做”的错觉。这样的人,别说进行OB访问了,连能否在社会上生存下去都是个问题。


2.油腔滑调型

指进行OB访问时,使劲儿拍OB的马屁,然后满意而归的人。OB会产生“这孩子到底是来干嘛的!”的困惑。油腔滑调型的学生在拍马屁时,一直沉醉其中,觉得自己能从中获利。但实际上拍马屁帮不上他们一点儿忙。并且,OB访问中要做的最重要的事——向前辈讨教自己想知道的事情,他们却一点儿都不做。

面对这样油嘴滑舌,一顿猛拍的学生,通常前辈就会主动引导谈话:“有没有什么想问的事情呢?问什么都行哦。”接着,下面一种人就出现了。


3.访谈人生型

       “真的什么都可以问吗?”

       “是的,什么都可以问。”

         这种类型的人通常会问像“前辈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您所在的公司呢?”这样愚蠢的问题。OB访问不是接受电视台或杂志的采访,在这种场合探讨人生,没有任何意义。虽说是什么都可以问,但这种没有做过充分准备和调查就问的问题还是很没礼貌。OB没时间跟第一次见面的人聊人生,当然他们更不会是主动向你诉苦的暴露狂。


4.问卷型

         这种类型的人会不慌不忙地掏出笔记本来,然后问到:“贵公司今年计划录用多少人呢?”问OB这种问题其实是很不靠谱的。因为只要你的前辈不是公司人事部的招聘负责人,肯定不能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。进行OB访问时,不要问那些人事部已经公布了的消息,以及公司简介和主页上公开的信息。

 

5.询问职务型

这类人通常会问类似“电视广告策划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?”这样的问题。通常到了访问季,一个前辈可能要接待几十,上百名学生,这个问题早已答得不耐烦。如果前辈耐着性子敷衍一下之后,这类人通常会说:“请讲得更具体点儿。”但是,要知道的是,更具体点儿的内容,恐怕只有自己工作之后才能体会到。即使进公司已经2,3年的前辈们,也不可能具体地说清楚自己的工作。



OB访问和真正的面试有什么区别

很多公司都采用了一种名为Recruiter的招聘制度,如果有员工觉得来进行OB访问的学生非常优秀,他们可以向人事推荐这名学生。也就是说,从OB访问开始,就已经是实际的面试了。有的公司比较开门见山,让你在OB访问时做自我介绍,讲一讲自己的志愿动机;但也有公司营造出融洽的氛围,OB就像在跟你闲聊一样。虽说是闲聊,也不能以为这个公司没有实行Recruiter制度而掉以轻心。最好做好所有公司都实行Recruiter制度的思想准备,以这样的姿态来进行OB访问。

 

那么,OB访问和真正的面试到底有什么异同呢?相同点有以下3点:

➀都是进行选拔的形式

②都是你传达热情的方式

③都是一种交流

 

那不同点呢?

不同点是第②点:“传达热情的方式”。

 

面试时,你处于被询问的一方,通过谈话的内容就能传达自己的热情。OB访问时,你处于询问的一方,这时你可能会感受到热情的传达方式很难掌握。在OB访问时,作为询问一方,到底怎样才能传达出热情呢?

用深入提问的方式来传达热情。你到底有多想进入这个公司,从你认真的提问中就能体现出来。买东西时,只逛不买的人一定不会那么认真地去咨询商品的信息。而一旦你有想要购买的意愿,即使是很便宜的东西,也一定会认真地询问相关信息。同样,如果只问一些宣传册上都有的东西,没法让人觉得你有热情。然而为了问问题而问问题的人,最惹人嫌。

如果你真的对这家公司感兴趣的话,就应该有很多问题想问。如果不知道问些什么好,只能说明你企业研究下的功夫还不够。企业研究做得越深入,你就有越多的问题想问。


・在OB访问时,要用问问题来表现自己的热情。

・为了能够在提问时传递出热情,要多拜访几家公司。




在并非第一志愿的公司,被问到第一志愿是哪儿该怎么回答呢

在并非第一志愿的公司进行面试时如果被问到第一志愿是哪儿,该怎样回答呢?经常有学生碰到过这样的难题。如果你实话实说,回答说:“我的第一志愿是A公司,到贵公司来,只是来练面试的。”这就是来送死。所以你必须硬着头皮说,“贵公司是我的第一志愿。”不管到哪家公司,坚持说“贵公司是我的第一志愿”就行了

即使该公司不是你的第一志愿,是第12志愿,你也要严肃地说:“贵公司是我的第一志愿!”否则你是无法获得offer的。但是许多处于业界排名的中下游的公司会刁难:“为什么就觉得我们公司好呢?明明其他好公司也有很多。”当然,其中也有业界排名第2 的公司纠结于这些事情。面对这类问题,你可以这样回答:“小公司比大公司更有活力,在小公司我能够更快地从事我想做的工作”。但是管对方叫“中小企业”,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快。“我之前拜访了很多家公司,见了很多公司内部的人,在此之上我才做出了到贵公司工作的决定。”这样说也不失为一种逃避的方法。

不说企业规模的大小,委婉地赞美眼前的人。而且,这种说法在任何地方都适用,没有必要现场考虑该怎样回答。如果现场搜肠刮肚地考虑该怎样回答的话,那就是失败。有很多人在听了前辈的建议之后,遇到这种问题就会回答“我是根据见到的人做的决定”。但是,仅仅只回答“根据见到的人做的决定”是无法及格的。还要具体说出见到的人具体好在什么地方,和其他公司有何不同。

到底拜访多少家公司为好呢?一个标准是30家,不是说30家就足够了,而是说你最少要拜访30家。开始进行OB访问时,拜访顺序通常是从第一志愿到第三十志愿的顺序,但实际拜访了几家之后,你会发现志愿的顺序会不断变化。


・不管到哪个公司,都说“贵公司是我的第一志愿”。

・理由是“见了贵公司的人之后决定的”,说出公司OB具体魅力。



访问过的OB,应该怎样进行后续联系呢

最能看出进行OB访问的学生差别的,不是在OB访问进行的过程中,而是在OB访问结束之后的和前辈的联系。

“昨天真是太感谢了!”发一封这样的邮件,打一通电话,写一张明信片,这些做法都会让你从众多学生当中脱颖而出。如果OB自己有决定录用的权力,那他一定录取跟他有后续联系的人,这就是人之常情。比较一下电话和明信片、书信,明信片和书信可以让OB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读,同时也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。面试毕竟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,“人情”这一部分最后会成为关键因素。所以,还是写一封明信片或邮件比较好。你对细节的重视,会让人对你另眼相待。

而如果不在访问之后联系前辈,OB访问之后,杳无音讯。这种学生有很多是打OB访问委托的电话时表面恭维,但内心看不起对方的人。这样的学生没有企业会想要的。所以,即使你不是这样的人,也最好在访问之后对OB进行感谢。

知道后续联系的人中,也有些优秀的人才,因为访问知名超市时收到了一份纪念品,所以给社长写了一封回礼的信,然后就被录用了。最后在入社仪式上做了新入社员的总代表。可见懂得感恩是多么重要。

 

不过,在OB比较忙的时候跟他们打啰啰嗦嗦的电话是在给他们添麻烦。跟OB打电话时,前缀不要太长,要为对方着想,考虑到他们很忙这个事实,你要做到尽量简洁明了。这不仅是打电话预约访问时的规矩,也是OB访问中,访问后的铁律。

OB是工作繁忙的白领。虽然学生也很忙,但学生的忙跟白领的忙不一样。特别是当你进行OB访问时,见到的是年轻社员,他们很可能自己还没完全掌握工作,无法控制时间的分配,所以他们可能相当地忙。


・OB访问的拜托要尽量简洁。

・不要忘记在访问之后写感谢信。

・真正的面试从OB访问时开始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编译:吴雨濛、袁野

 

就职教科书

  • 我有话说
  • facebook
  • weibo